展品清单

English version

经部

经部 主要展品

  • 顾氏音学五书
    顾炎武

    中国江苏, 1613-1682

    顾氏音学五书, 1643

    刻本

    崇祯癸未

    汉族士大夫顾炎武之所以备受世人尊崇,其一是因为其对已故明王朝的忠诚;其二,则是其对乾嘉考据学-十八、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两种治学方法之一-所作的贡献。《音学五书》是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当时流传的儒家经典中整理出古音。这部作品也有其政治目的--顾炎武相信,如果受过教育的士大夫能够在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上达成共识,那么他们在国家治理上也更能达成默契。而要做到前者,就必须首先对儒家经典中的古音有一致的了解。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120 K391

  • 大学 中庸
    View of two pages in a book, left hand has white Chinese characters on a black background, right hand page has English text in black on white background.
    埃兹拉-庞德(译)

    美国, 1885-1972

    大学 中庸, 1952

    伦敦: 欧文, 1952

    1913年,埃兹拉-庞德从已故的学者欧内斯特-费诺罗萨的遗孀玛丽-麦克尼尔-费诺罗萨那里得到了他的笔记。这激发了他对中国学,尤其是儒学的兴趣。尽管庞德的中文阅读并不好,但他的英文翻译通常对儒家典籍进行了重新诠释。而他认为这种风格可能更受现代西方读者的青睐。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古籍馆藏

    UniM Bail SpC/ER 53A

  • 先师孔子行教像
    吴道子 (传)

    中国河南, 约685-758

    先师孔子行教像

    约1912-1949

    拓片

    虽然孔子的当代肖像没有被记载,不过画中双手作揖,透出智慧的老人描绘出孔子典型的形象。这幅拓片是用山东曲阜孔庙的一块石碑制作的。孔庙有数百座传达孔子教义的石碑,这些石碑和用墨拓印下的拓片能广泛地传播儒家思想。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6178 W631

  • 复圣颜子像
    佚名

    中国

    约1912-1949

    复圣颜子像

    拓片

    这幅画像描绘了颜回(约公元前521-481年)-  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画中的颜回为坐姿,另一幅画里的他则跟随尊师身后,虚心受教。颜回和悼念他早逝的孔子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今山东曲阜市)。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6178 F210

  • 至圣先师孔子林图
    佚名

    中国

    至圣先师孔子林图

    约1912-1949

    拓片

    这幅拓片记载了孔子的家族墓地,墓地位于曲阜孔庙以北约两公里处。孔子晚年时重返家乡,已桃李满门。他在这个时期撰写经典著作,如围绕他生平的《论语》。孔子以及他的一些弟子和数千名后代被葬在这片墓地里。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6178 C112

  • 至圣先师孔子庙图
    佚名

    中国

    至圣先师孔子庙图

    约1912-1949

    拓片

    孔子去世不久,后人将曲阜故居改立成庙祭祀孔子。曲阜孔庙历经两千多年的增修扩建。从拓片里可见,庙宇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组织。庙内有殿堂、坛阁、门坊等460多间和九进庭院。从拓片往上观看就能看到孔庙内最大的建筑和整座建筑的核心——大成殿。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6178 C112M

经部展品清单

史部

史部 主要展品

  • 日本桥的夜间雨
    Image of a Japanese print which shows the night Rain over Nihonbashi
    歌川 广重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797-1858

    佐野屋喜兵卫 (喜鹤堂)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00-1875

    日本桥的夜间雨, 约1832-1836
    东都名所系列

    木版画 (锦绘)

    广重被尊称为浮世绘版画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后来模仿他风格的艺术家们的榜样。《日本桥的夜间雨》捕捉了旅行者在穿越日本桥河时被雨淋到的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尽管有木刻的严格限制,但天气、人物的活动和自然环境之美都被传达出来了。背景中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富士山和江户城堡增添了作品的吸引力。

    墨尔本大学艺术馆藏

    0000.0828

  • 愛宕山
    View of Mount Atago during a festival
    二代目歌川广重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829-1869

    相模屋藤吉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55-1866

    愛宕山, 1861-62

    东都三十六景系列

    木版画 (锦绘)

    为了纪念他的老师和养父,铃木镇平改名二代目歌川广重。在他的木版画中,他反映了他老师的构图要素,例如不寻常的视角。就像这幅画中我们从屋顶上眺望整个场景。这幅版画中的风筝和灯笼暗示着一个节日,也许是新年。这是在东京捕捉到的众多风景名胜中的一个。

    奥德· 波因顿博士195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版画馆藏

    1959.6070

  • 东海道名所图绘
    歌川芳虎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36-1887

    大黒屋金之助(金次郎)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63-1875

    东海道名所图绘, 约1864

    木版画 (锦绘)

    这两幅木版画来自同一幅浮世绘(共12幅画)。这十二幅画拼在一起时展示出从江户(现东京)到京都的东海道全景。在1832年,同是歌川派的歌川广重在一系列画作中描绘了他在东海道旅途所目睹的景色,名为《东海道五十三次》。这些风景画颇受人们欢迎,并带来一股新的游赏风气。许多艺术家绘制了东海道的画作,以满足希望纪录东海道风景的游人与仰慕者的需求。

    莱斯利· 基欧和金子纪昭2021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版画馆藏

    2021.0010.001; 2021.0010.002

  • 瀛环志略
    徐继畬

    中国山西, 1795-1873

    瀛环志略, 1866

    刻本

    总理衙门藏版,道光 28年撰; 同治丙寅重订

    徐继畬是1848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洋务运动的一分子,他目睹了这场战争。他是晚清时期的中国高级官员和地理学家,他的权力随着政治格局的跌宕起伏而浮沉。他认识到中国没有能力打败西方列强,没有能力保卫国家。关于他的书《瀛环志略》,是他在福建的港口城镇生活时,从西方人那里收集信息而写的。该书描述了世界地理,包括许多地图。在中国的贵族们向皇帝指控他在一场争端中站在外国人一边后,他被解除了职务。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古籍馆藏

    UniM Bail SpC/BX f 912 XU

  • 广东省城地图
    Map of canton
    佚名

    中国, 活跃于约1870

    广东省城地图, 约1870

    折扇 纸本扇面 手绘竹制漆面边骨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从十八世纪以来,广州的工匠制作了大量的销往欧洲的“中国制造”的折扇。这些折扇往往精雕细琢,用名贵的木料或是象牙制成,扇面装饰有山水或是花卉图案,它们颇受欧洲上流社会的青睐。本次展览的漆面竹制折扇制作工艺相比之下并没有那么繁复,用材也更为普通,这些都暗示着其针对的可能是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富裕的消费群体。但是,与其它已知的存世地图折扇不同的是,多数折扇上的地图一般为彩绘的《大清一统舆图》,而此处扇面上的地图却是黑白的广东省城地图。

    2022年由嘉力克纪念基金购买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NK4870 COMP 1870 CHI

  • 魏书
    魏收

    中国河北, 506-572

    魏书, 1956

    影印南宋绍兴间江南重刊北宋监本

    台北市: 二十五史编刊馆, 民国45 年

    作为中国二十五史之一,《魏书》是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记载游牧民族的历史。它保留了公元4-6世纪关于北魏的史料。北魏是一个鲜卑政权,其活动范围在现代蒙古。为了反映当时佛教的日益普及,它首次开辟了《释老志》。这个1956年的版本是作为送给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70岁生日礼物而编刊的。

    蒋家栋先生197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2455.25 J245 v.273

  • 三国志
    陈寿

    中国四川省, 233-297

    三国志, 1670

    刻本

    京都:伏宫上村东卫门:秋田山本平左卫门,宽文10年

    江户时期的日本出版业繁荣,文化普及率也日益提高。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 (1543-1616)十分奖励文教。他任用日本新儒学家林罗山(1583-1657)为幕僚, 而后者致力于在普通民众中推广儒教。为此,日本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书籍。然而,这些书籍的价格不菲。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国内开始复制中国典籍。在复制的众多典籍中,作为中国官方正史之一的《三国志》,以及由其改编而成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日本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2560 C774a

史部展品清单

子部

子部 主要展品

  • 可亭印谱
    羽仓可亭 (刻)

    日本京都, 1779-1887

    可亭印譜, c.1800-1899

    印谱

    明治时期的艺术家和篆刻家羽仓可亭的印章小册。他学习书法和山水画。有一段时间卖书和印(印章的雕花顶部)来赚钱。在日本,印章作为个人、商业和仪式上的签名非常重要。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古籍馆藏

    UniM Bail SpC/ARTBOOK 702.81 JAPA

  • 十竹斋笺谱
    Ten bamboos studio_bamboo
    胡正言 (编)

    中国安徽, 1580-1671

    十竹斋笺谱, 1983

    木刻彩印

    香港九龙: 中国学术资料社

    胡正岩在16世纪第一季度建立了十竹斋,主要出版学术著作,并雇用了他的兄弟和儿子以及其他工匠。他也是一位版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艺术家。胡通常以其创新的多色印刷技术而闻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这本名为《十竹斋笺谱》的四卷本。该书出版于1633年,收录了约30位不同艺术家(包括胡本人)的300多幅版画,展示了山水、动物、植物和人物。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它经常被重印。作为明朝的支持者,他在1640年代明朝灭亡和清朝崛起后基本退出了公共生活。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古籍馆藏

    UniM Bail SpC/BX f 761.20951 HU

  • 江都名所图会通景五十景
    北尾政美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764-1824

    小林茂兵卫(刻)

    日本, 活跃于约1785

    江都名所图会通景五十景, 1785

    木版画

    随着旅行禁令的放松,名所图绘这种艺术形式在十七世纪的日本流行开来。此前的游记故事和单页的旅游题材的木版画,多展现途中的单个景点和当地的行人,而与此不同的是,名所图绘以长卷的形式对多个景点和其中的人物活动进行了全景鸟瞰式地描绘。这使得人们可以对景点周围的地貌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好的了解。北尾政美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这幅长卷中,他通过五十幅景观勾勒出江户(今东京)的风景,再现了其城市的繁荣和市民生活的惬意。

    2022年由嘉力克纪念基金购买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 源为朝武威退治痘神图
    月冈芳年(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839-1892

    佐佐木丰吉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55-1898

    源为朝武威退治痘神图, 1890

    新形三十六怪撰系列

    木版画

    武士源为朝以野蛮的性格和近乎超自然的力量而闻名。他的左臂比右臂长,因此使他适合弯弓射箭,并且成为了弓箭高手。源为朝在保元之乱(1156年)中参与作战,战败后被流放入伊豆大岛。痘鬼神(又称疱疮神)是将被认为是从西方传入日本的天花病毒神格化而生的凶神。此木版画描绘源为朝在伊豆诸岛强势追击痘鬼的场面。

    2022年由图书馆捐赠基金购买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版画馆藏

    2022.0009

  • 重刊补注洗冤录集证
    宋慈

    中国福建, 1186-1249

    重刊补注洗冤录集证, 1872

    四色套印,刻本

    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本系统地撰写的法医学书籍。它是根据许多历史案例以及作者的个人经验汇编而成的,作者曾在广东、江西、广西和湖南担任省级司法专员,负责刑狱事务。 现存最早的印刷版本是元代的。这个清朝的版本由阮其新和王又槐 等当代官员进行了补充和注释,他们的司法经验也被纳入了该版本。

    2022年由嘉力克纪念基金购买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RA1063.4 WANG 1872

  • 御题棉华图
    方观承 (编)

    中国安徽, 1698-1768

    御题棉华图, 约1770-1795

    拓本

    这本别致的经折装画册描绘了有关棉花生产的过程。直隶总督方观承绘制了图谱,而绘图上的题诗则是由乾隆皇帝执笔。每一幅精雕细刻的图文都传递了百姓浓厚的生活气息,再现了棉花从种植到织染成布的全过程。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gf 8136 Y264

  • 景德镇陶录
    蓝浦

    中国江西, 1796

    景德镇陶录, 1891

    刻本

    被称为 “瓷都”的景德镇生产了中国最好的瓷器。这本书是由当地学者蓝浦编撰的。它保留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关于瓷器制造过程的信息(包括原料的购买和最终产品的销售),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其他地方名窑的介绍。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8560 L432

  • 营造法式
    李诫

    中国河南, 1035-1110

    营造法式, 1925

    木刻彩印

    《营造法式》是由在北宋朝廷任职了十三年的将作监李诫撰写的。 他的这本建筑参考书,包括关于建造的标准、如何建造结构、需要什么材料以及需要多少人力的资料和图表,在当时非常重要:因为宋朝不仅艺术发达,公务员制度也得以兴起,任何有才能的人都可以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成为朝廷官员。李诫的书写于1103年,1919年被学者朱启钤重新发现,是当时最早和最完整的文本之一。

    由拜硫图书馆友好基金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古籍馆藏

    UniM Bail SpC/RB 37B/2 37B/9

  • 第一奇书
    Image of a page from vol. 20 of the vernacular fiction Plum in A Golden Vase
    兰陵笑笑生 (笔名)

    中国, 活跃于约1596-1610

    张竹坡 (评点)

    中国江苏, 1670-1698

    第一奇书金瓶梅, 1695

    刻本

    皋鹤堂, 清康熙乙亥

    《金瓶梅》被清朝(1644-1911)评点家张竹坡(1670-1689)形容为“第一奇书”。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一本小说。 它在日常语言的使用、结构和内容上都是革命性的。这本书早在1596年就以手稿的形式部分流传。它令当代文人,如袁宏道等(1568-1610)为之着迷,后者竞相阅读最新的章节。但是它的作者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可能是由于其过度的性描写,尽管明朝后期(1368-1644年)社会规范和儒家礼教已然松弛。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758 T814

子部展品清单

集部

集部 主要展品

  • 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
    Page from Annotations to Selected Works of Yuyang Shanren
    王士祯 (著)

    中国山东, 1634-1711

    金荣 (笺)

    中国, 活跃于约1710-1734

    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 1712

    刻本

    凤翙堂, 康熙壬辰

    王士祯是清朝初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康熙年间在北京举行的 "博学鸿词科 "考试期间(1678)声名鹊起。他的诗歌以其优雅和克制的美学风格而闻名。尽管如此,这本选取了王士祯最好的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文集,其中钱谦益(1582-1644)所作的序,也仍然遭受了篡改,因为后者的所有作品都被清廷所禁毁。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f 5461 C890

  • 批点唐宋八家钞
    Page from Commentaries on Works of the Eight Great Prose Maste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韩愈 等

    中国河南, 768-824

    批点唐宋八家钞, 1835

    刻本

    道光15年

    《唐宋八大家文钞》是茅坤(1512-1601)编撰的文集。自他们生前起,这些大师的作品就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写作的最高成就之一,并被认为是梦想通过科举考试的年轻学子的必备读物。毛编纂这本文集,是为了回应当代一种竞争性的主张,即学者应该向先秦时期的作者学习散文创作。由于受到广泛欢迎,该文集在编纂后被多次重印和评点。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237.4 P560

  • 清真集
    周邦彦

    中国浙江, 1056-1121

    清真集

    刻本

    嘉业堂藏版

    这是一本宋词选集(中国抒情诗的一种类型,在宋朝时很盛行,可以入乐),作者是著名词人周邦彦。周的词以精致的遣词、微妙的感觉和出色的可歌性而闻名。他特别擅长自度曲,他的音乐才能通过被任命为提举大晟府署长而得到官方认证。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599 C750

  • 玉茗堂还魂记
      汤显祖

      中国江西, 1550-1616

      玉茗堂还魂记, 1914

      刻本

      贵池刘氏暖红室校订, 甲寅

      这部明朝的戏剧改编自早期的故事。它讲述了十六岁的少女杜丽娘在春天到家庭花园散步时,在梦中遇到一个陌生人柳梦梅的故事。她后来由于相思病去世,随后在真正的柳氏,一个年轻学者的帮助下复活了。昆曲是传统的戏剧艺术之一,这部戏剧将抒情性、音乐性、舞蹈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中引起共鸣,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戏曲之一。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5686 H310

  • 绣像第七才子书琵琶记
    Illustration of Illustrated Tale of the Pipa
    高明

    中国浙江, 约1305-1371

    绣像第七才子书琵琶记, 1735

    刻本

    雍正乙卯

    这部改编自历史故事和早期戏曲的元朝(1271-1368)戏剧,因其鼓励忠孝两全,受到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高度赞扬。它讲述一个关于女主人公赵五娘在其丈夫蔡伯喈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时照顾公婆的故事,而她的丈夫在科举高中后却在京再婚。当公婆在饥荒期间去世后,赵氏前往京城,与丈夫团聚,途中以弹奏琵琶为生。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676 P110M

  • 绣像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Illustration of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王实甫

    中国北京, 约1260-1336

    绣像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1720

    刻本

    芥子园藏版,康熙庚子

    改编自唐传奇《莺莺传》,这部元杂剧《西厢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了青年男女张生和崔莺莺在没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情况下的结合,而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认为是不道德和淫秽的。唐传奇和元杂剧的结尾有所区别,从中也反映了其受众的不同:唐传奇中,张生抛弃了崔莺莺,因为当时私奔是被上流社会所不齿的;而在元杂剧中,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更受普通民众青睐,而后者是杂剧的主要受众。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5668 H100C1

  • 雪地花园中的源氏公子
    歌川国贞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786-1865

    二代目歌川广重 (绘)

    日本东京 (江户), 1829-1869

    相模屋藤吉

    日本东京 (江户), 活跃于约1855-1866

    雪地花园中的源氏公子, 1859

    合笔源氏系列

    木版画

    在《乡村源氏物语》和《现代源氏物语彩色版集藏》的插图获得成功之后,国貞与广重合作创作了更加华丽的以《源氏物语》为主题的作品。国貞(以画歌舞伎版画而闻名)负责人物,而广重(以风景画著称)负责景物。类似的合作在这一时期并不少见,因为随着政府审查的日趋严苛,艺术家们往往通过这种合作以展示其团结。在这幅三联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源氏在右边的画板上俯瞰中间的画板,背景是壮丽的富士山,而仆人们在远处雪地中嬉戏。这版画的重点是呈现季节的美丽,而不是再现文本中特定的情节。而在《乡村源氏物语》中也有打雪球的场景。

    2022年由图书馆捐赠基金购买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版画馆藏

    2022.0010.001, 2022.0010.002, 2022.0010.003

  • 元曲选
    臧懋循 (编)

    中国浙江, 1550-1620

    元曲选, 约1927-1936

    影印本

    上海: 中华书局

    元朝(1271-1368年)取消了科举考试,因此儒生们转而创作杂剧--中国戏剧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寻求认同感。 然而,当时的杂剧文献并没有保存下来。该书由戏剧家臧懋循于1615年完成,是最著名的元代戏剧选集,包含100部作品,约占当时全部现存戏剧的三分之二。丰富的插图是为了吸引十七世纪不断增长的阅读人群。

    哈里·西蒙馆藏,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捐赠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档案与古籍部东亚特殊馆藏

    UniM Bail SpC/EA Harry Simon 5665 T242

集部展品清单